去德勤理由之一:集體掃盲
說到德勤咨詢,很多人都會搞混。
因為德勤的咨詢業務像一個Dubai Mall,涵蓋了精品店的所有服務內容,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包括了:財務咨詢服務、稅務及商務咨詢、風險管理咨詢、管理咨詢。
我們這里說的咨詢以管理咨詢業務為主的DC。其中最容易弄混的就是DC與FAS。他們的中文翻譯很容易讓人搞混。DC的中文名譯作德勤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Deloitte Financial Advisory Service(簡稱FAS)的中文名卻譯作德勤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德勤財務咨詢(FAS)服務范圍主要包括并購咨詢、財務盡職調查、企業估值等等,網上也多稱其為小投行。管理咨詢就更像一個Mall中Mall,涵蓋了戰略與運營咨詢(并有專項金融戰略與運營服務)、財務管理咨詢、信息技術咨詢與實施、人力資本咨詢、保險與精算咨詢等。其(DC)內部管理架構分為戰略,運營,IT三個層級,這三個層級統一被稱為管理咨詢,這其實也是目前咨詢行業的一種分類方法,戰略被稱為tier1,運營被稱為tier2,IT被稱為tier3。
去德勤理由之二:彎道超車
1、可以看到,德勤管理咨詢的業務線非常龐大,能夠真正做到為客戶提供一條龍式的服務。
特別在中國的大環境中,企業最大的需求是希望項目能夠最終實施落地,DC的第二與三層級中的咨詢服務也能夠真正滿足企業的需求。
因此,比起單線的咨詢公司,德勤的優勢很大。
2、除了與外部的競爭,還有四大之間的競爭。
德勤的咨詢能夠一直領跑四大,很大部分是源于本世紀初的安然丑聞后,德勤是“四大”中唯一保留了咨詢部門的事務所。
普華永道將咨詢部賣給了IBM
安永將咨詢部賣給了歐洲咨詢巨頭凱捷
畢馬威的咨詢部獨立成了畢博
安達信咨詢部門獨立成為埃森哲
只有德勤死撐過了SEC和PCAOB(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的期限并沒有進行豎向分拆,2002年3月宣布分拆,2003年3月聲明分拆取得進展,突然于2003年4月宣布中止分拆。
SEC的最終規定并非強制分拆。由于其他四大都有案底,安達信那時更是主動鬧分家,畢馬威是施樂案,普華是Microstrategy。從02年03年的狀況來看,德勤是最沒案底的,因此也更強硬的抗住了SEC的合規要求。
另外,在收入方面,德勤2017年的業績中“咨詢增長達到12.9%,而審計僅增長1%”,已經占據了德勤總體收入的51%,達到了186億美元的規模,遠遠超出了其他三家。
在總體咨詢公司的排名上,德勤僅處于傳統咨詢巨頭MBB之后,排名第四。
在薪資方面,德勤咨詢也非常有競爭力。本科起薪9k,研究生10K,每年1-3個月獎金。
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是一個起點較高的薪資水平了,因此,DC也連續三年獲得中國薪酬與福利咨詢服務機構5強這一獎項
去德勤理由之三:坐火箭般的職業成長
內部培訓強,機會多
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服務機構,德勤有著非常完備的培訓計劃。
在線學習計劃
在德勤全球學習門戶網站,上面會有關于領導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訓課程,會有全球范圍內其他地區咨詢部門的項目資料,會有全面的行業、專業知識的在線課程。
全球發展計劃(GDP)
在德勤工作滿2-3年后,通過英語考核后,可以申請rotation到其他國家工作。一般是在19-24個月。
不過這個項目競爭非常激烈,一般要根據每年的評分,主管合伙人的推薦和外語能力來選擇。相對于審計部門,咨詢部門因為員工人數較少,所以申請成功的幾率會大一些。
四大招聘時對本科專業的要求高不高?
四大招聘時看中的是一個人的能力,其本身的專業并不是特別重要,進入四大后,員工會受到系統的培訓,且四大的員工可能需要處理各個職能的工作,其工作屬性決定了其工作的交叉,職能的多元性,所以語言系的學生同樣有機會進入到四大。
進入四大后怎么選擇不同的項目?
過去,每個人接觸不同的項目,經驗積累很快。而對于現在的大項目,一個工作團隊的人很多,持續時間長,對于新來的員工,只能做些簡單的小業務,高精尖的業務都由更具備工作經驗的員工來負責,故經驗積累不多。而做小項目有壓力有動力,所以建議盡量去小客戶,利于自身經驗積累。而對于以后有跳出四大想法的員工來說,招聘者更喜歡有經驗的,所以在小項目能收獲到更多技能,經驗。
如果只想把四大當做一個跳板,那么要在其中工作幾年?以及從四大出來,能勝任什么樣的崗位?
在四大待了三四年大概能做到senior。作為senior會帶領一個團隊,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會學習到處理突發情況的技能。而對于企業招聘,他們要有工作經驗的員工,如果只是associate,其工作就是按照指示做就好了。作為senior要有領導力,而若是manager則必須具備管理人的能力,在四大管理人的技能不能得到培養,要去公司鍛煉。
中國ACCA考試網(www.701222com.com)綜合整理提供干貨資訊,來源:網絡,若標明原創文章,經授權轉載,若需引用或轉載,請注明出處 ,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