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財會專業畢業生,拋開那些知名財經院校或者重點大學的,多數普通院校的財會畢業生,去
四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算不算最好的“出路”?這個問題引發了網友激烈的討論:有人認為事務所是好去處,還在苦苦等待Offer;也有人覺得事務所苦累,倒不如去企業;也有提出拋棄內卷化嚴重的財會崗位,拋棄大學四年的專業,去其他崗位尋求發展。
每個答案都有道理,都能符合一定人群的選擇。但客觀來說:對普通院校的財會畢業生來說,去事務所是很好的一個選擇。
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什么那么多人熱衷去四大/八大?
最關鍵的原因在于,對于財會專業的畢業生來說,事務所是招人最多的公司。所以大家才會看到有這么多人去討論/去追逐,暫且不論是不是好去處,需求在那里,那么關注的人自然就不會少。其次,找工作當然不必局限于專業,但是每個崗位都有更優先考慮的專業。而今年是顯然不是就業大年,找工作很難,專業對口的話,拿Offer的機會顯然會大一點。當然,今年這樣的困境,總會過去的,一般而言如果我們去討論“財會專業好就業嗎?”,那答案是肯定的。畢竟上至國家,下至學校門口的小零食攤,財會專業都有自己可以發光發熱的地方。但是如果把問題換成“普通學校畢業的財會生最好的出路是什么?”,那就得好好說道說道了。
“普通學校”
“最好的”
這兩個定語一加,事情就變得復雜了起來。
一、具體情境下的選擇總是很狹窄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這個問題:
1、普通學校畢業,意味著既不是985、211,也不至于是???。大概是本科院校畢業生。
2、財會專業,要說清楚到底哪些專業算財會專業還是比較麻煩的,但大致也包括了會計、審計、財管、資產評估。
這里我們選用比較權威的專業分類的文件:公務員考試中的專業目錄,大家也可以自行對比一下,看自己是不是屬于財會專業:
3、【最好的】的出路是什么?這意味著并不是隨隨便便找個工作就行,不僅要能滿足溫飽,可能還需要滿足你精神上或者職業發展上的需求。
那么,先不談是不是最好,我們一起羅列一下普通院校的財會生都能有哪些選擇(這里不考慮轉行做非財會相關行業工作的情況):
企業:出納崗/資金崗/會計助理(大企業)、會計助理/會計(小企業);
銀行:前臺柜員/大堂經理,中后臺風控(相當于半轉行了...)
事務所:不同的事務所差別會很大,如果是四大按業務線可以去審計、稅務或者也能去嘗試一下咨詢,八大則主要是審計員、資產評估、財務咨詢。還有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基本只有代理記賬類的業務。
考公務員:城市差距、崗位差距太大,同時競爭也非常激烈,不光是努力的問題,還有非常大的運氣成分(選崗位這個環節),不展開詳細說了。
其他:兼職會計、轉行、考研等。
所以,你看雖然想象中好像天高海闊任我選,但其實也是局限在這幾個大類中,與此同時你還要考慮到,城市、收入、職業發展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對于目標明確的人來說,可能基本不用糾結,早早就做好了準備,但是對很多迷茫的人來說,這個選擇卻很難做下。
這種難,并不是因為選擇太少了,畢竟認真說起來我們也不差。
它難就難在,我們看不清自己做下這個選擇之后,會面臨怎樣的未來。
在自身普通的條件下,似乎無論走向那個選擇都差不多,都夠得上門檻,但是又都不那么出色。
很多院校背景普通一點的畢業生,去到好企業的寥寥無幾,大多是都是在做一些基礎的,重復性高的工作,比如說銀行基層,企業財務等等。能去四大已經是很優秀的了。
所以也才會有“普通高校財會畢業生去事務所是最好的選擇”這種說法。
二、選擇不同,人生也走向不同方向
那么,做出各自選擇的人,都過著怎樣的人生呢?
企業
去企業的同學,大部分每天都會有很多重復性的工作。每日工作量比較平均,整體氛圍比較輕松。
優秀的同學每年漲薪幅度達20%,普通一點的每年有10%,整體薪資會比較低。
特點就是崗位需求量大,起步要求低,一般本科生甚至??粕湍軇偃?,就是俗稱的好就業,但晉升空間有限,后勁不足。
常見的職業發展路徑:出納/會計—財務主管(常規升職,你可能要熬掉起碼10個人)—財務經理(奮斗極限)—財務總監(鳳毛麟角)——CFO(機會沒有)
銀行
選擇銀行的,一般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可能會面臨非常殘酷的規定(等于說職業生涯難上加難)。
比如說:編外、業績考核、柜員至少5年不能轉崗等。
而且銀行路線也是要考試的,進入之后一般也都是從柜員做起,時薪可能會相對較高(但不代表工作強度不大...是嚴格規定了時限的高強度工作)。
但是柜員時期面對的形形色色的客戶對心理承受能力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職業發展路徑:前臺柜員—柜員長—主管—支行副行長—支行行長
3、為什么四大是最好的選擇呢?
企業和銀行的工作情況,我們都有了些許了解,那么事務所呢?
當我們在說事務所是普通高校財會專業畢業生最好的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明白事務所之間也是存在鄙視鏈的,比如說:四大>八大>其他事務所。
所以如果非要說一個最優解的話,那一定是四大。但是,憑什么呢?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四大這個工作機會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
四大起薪1w+
擁有完善的培訓機制
全國多個分所的龐大的求職機會(不光指校招還有社招)
透明的晉升體制和薪酬體系
這只是擺在明面上的一些優勢,還有很多沒有真正加入四大可能一時之間沒有辦法體會和理解的好處,比如說交際圈的建立和階層躍升...
那工作強度會大到人無法接受嗎?在四大的工作節奏大概是這樣的:
年審1-3月,但項目一般會到4月末結束。每天11點多下班,偶爾會更晚,持續時間3個月,周六單加;
中期7-8月,加班不到十天,每天11點之前可以走;
預審一般是10-12月,出差超過一個半月,但不加班(下現場的不加班指的是不需要強制到10點之后,但在酒店都會加班干活兒)
上述所有不加班平均在office的話晚上7:00-8:00可以走。
但是加班會有加班費,出差會有差補,考取
ACCA、CPA等財會證書會有Q-Pay,做的好每年評分高漲薪幅度也特別大!
2022四大工資信
選擇事務所最難熬的就是前1~2年,熬過去,留下來的同學大部分都升到了高級審計師,薪資相對來說已經非常高了。
轉過來說,即使沒有堅持下來,呆了1~2年就離開的人,相對于一開始就在企業的同學,同樣工作第三年,薪資也會更高。
當然啦,就如文章開頭所說,眼光開闊點,自身經歷多一點,愿意從零開始,或許去其他行業工作,也會有意想不到的發展。
最優的選擇,可能在每個人的處境中都是不一樣的。
中國ACCA考試網(www.701222com.com)綜合整理提供干貨資訊,來源:網絡,若標明原創文章,經授權轉載,若需引用或轉載,請注明出處
,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