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里,如果企業不是擴張的很迅速,你可能好幾年都是做同樣的工作,你的上司沒有挪地方,你也升不上去。要想升職,也許只好通過跳槽來解決。但如果跳得不好,不但簡歷上難看,還得不到職業發展空間。所以,在企業里,這個職業發展空間問題是一個想上進的人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而在“四大”里的職業發展道路比較簡單,也比較清楚明確,你只要好好工作,一般都能混上去,當然這也是由于“四大”的業務在中國大陸過去十幾年里一直在擴張,而且“四大”的人員流動性高。在英國、美國就不行,聽說在中國臺灣也不是這樣。你做的再好,頂多升到經理級別就很難再升了。因為業務規模沒有擴大,不需要更多的高級經理和合伙人。但無論如何,“四大”里的升職空間還是比企業里要大一些。
很多從“四大”出來的人,剛出來時找到了一個還可以的職位(和原來在“四大”的級別基本對等),但心態上沒有調整過來,以為自己和在“四大”時一樣,埋頭工作就行,不需要考慮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和空間,結果工作了好幾年,留在“四大”的朋友都升級了,自己在企業里卻還是原地踏步,沒有升職空間。實際上在“四大”工作,你頂多需要花2%-3%的時間考慮一下職業發展,但在企業里,你可能要花10%-25%的時間思考和關注自己的職業發展,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職業發展是暢通的。
一般來說,在“四大”這樣的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個人的職業發展路徑通常有三類:
1.留下來,升上去
只要是真心地追求在這個行業中有所發展,通過自身的努力奮斗還是有機會得到重用的,有些人十幾年如一日地奮斗,最終坐上了合伙人的位子。
“四大”在中國區級別一般分為五層,第一級是普通員工,分為兩級;第二級是資深員工,分為三級;第三級是經理;第四級是高級經理;第五級為合伙人。
2.跳出來
跳槽的原因多種多樣,“四大”人跳槽的原因大致可以歸類為:
a.本來就沒有打算在會計師行業長久發展,以“四大”作為轉行或者留學的跳板。一般這類員工會在第二到第四年離開“四大”。
b.無法承受“四大”的工作壓力和強度,身心俱疲,在健康和家人的壓力下,不得不離開“四大”。除合伙人外,這類員工廣泛分布于各個層級。
c.下家能提供更有利的職業前景和薪酬待遇,順利實現華麗轉身。這類員工廣泛分布于包括合伙人在內的各個層級。
d.跟著原先的上級或老板,一起跳槽,主要方向還是其他“四大”。有些極端的情況下,可能整個團隊從合伙人到下屬都被一起挖走,連項目也一道帶走,這樣的跳槽,一般對原來的“四大”的震動和破壞很大,甚至會引發雪崩效應。
e.碰到活多、預算少、客戶刁鉆的爛項目,鑒于前景黯淡,馬上掉轉船頭。一個爛項目嚇走若干個高級審計員也不少見。
f.數年苦讀還是沒有通過注冊會計師資格,羞于啟齒,黯然退場。很多“四大”人,倒在了升經理的前夜。
g.與經理或者合伙人相處不愉快,因某一件事件爆發,憤而辭職。很多情況下,這樣辭職的員工是裸退,即尚未找到下家,通常需要在家里休養一段時間。
h.平時工作表現不好,年度業績評價差,被公司勸退。一般多見于工作1-2年的資淺員工。
“四大”人跳槽的選擇面還是很廣的,凡是和財務有關系的職位,都是“四大”人跳槽的目標。
首先,是各類公司的財務類崗位,其中又以500強公司居多。“四大”人在職年數和跳槽后財務職位的大致關系如下:
財務職位
1-3年
財務主管(chief accountant)
3-5年
財務經理(financial manager)
5-10年
財務總監(financial controller)
10年以上
首席財務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
如果跳的是小公司的話,那么級別相應提高一級。
3.走出去
通過兩三年的工作積累申請出國攻讀MBA,公司的國際名聲可以為申請帶來一些優勢,同時也可以為出國留學積蓄一些費用。
由此可見,在“四大”工作好比是財務人員的一次“提純”。但凡從“四大"走出來的財務人士都會獲得自己優質的發展前景……
丨本文由中國ACCA考試網整理發布,內容轉自自互聯網。